实业公司:全面实施领导班子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推动市场化经营机制深度转换
2021
10/15
星期五
实业公司
3278 浏览

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实业公司及各出资企业深入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决策部署,以全面推进领导班子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为重要抓手,持续加大攻坚突破力度,取得阶段性重大突破,促进三年行动不断向纵深推进。截至目前,实业公司三年行动39项改革任务已完成28项,占比71.8%,11项正加快推进并取得阶段性进展,改革整体推进度达85.9%。

在实施范围上,突出全覆盖、聚合力。实施范围上,除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外,还结合实际将公司本部及出资企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等班子成员及总助级管理人员一并纳入,逐一制定领导班子成员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目标、岗位职责、任职资格等。同时,在旗下上市企业成都深冷股份公司拟探索实施职业经理人试点。在任期设置上,明确党委每届任期5年,党总支和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董事会成员、经理层成员每个任期为3年,与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公司章程等保持一致。契约签订上,突出“一人一岗”原则,实业公司法定代表人与各出资企业法定代表人签订企业经营目标责任书,各出资企业法定代表人与本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签订聘任协议、目标考核责任书等有关契约。在同一企业担任多个职务的,签订一套目标考核责任书;在多个出资企业担任领导职务的,分别签订相关契约。截至9月30日,公司旗下9家出资企业、41名领导班子成员全面完成相关契约签订工作。通过严格执行契约化管理,以契约形式约定任职期限与目标,落实清单化权责,实行以业绩和价值为导向的考评激励机制,有力促进领导人员从传统的“身份管理”向市场化的“岗位管理”转变,促进职位“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

在权责关系上,突出对等性、协调性。持续优化完善法人治理体系,按照改革新要求修订完善“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实施细则和党委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形成党委会前置研究、研究决定事项清单、董事会及经理层权责清单、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科学划分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形成了权责对等、各司其职、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完善母子公司管控模式,完成对子公司的三轮授权放权,按照“一企一策、分类授权”的原则,形成母子公司权责清单。对子企业管控方式由审批管理向委派董事等高级管理人员转变,加快建立实施专职外部董事制度,提高出资企业外部董事比例,推动实现外大于内。定期对出资企业董事会建设和运行情况开展评价,确保出资企业董事会规范运行,根据运行情况动态调整授权放权事项,进一步释放出资企业经营活力,激发改革内生动力,为推进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在目标设定上,突出科学性、差异性。建立与契约化管理相适应的考核指标体系,在企业经营业绩目标设置上,加大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两金”周转率等指标的考核力度。同时,坚持一企一策、分类对标,既体现差异性,又体现挑战性。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竞争性企业,突出净资产收益率、利润增长率、人均利润率等指标;对承担指令性任务较重的企业,主要突出指令性任务完成情况。将领导班子成员考核指标分为共背指标、个人业绩指标两大类。共背指标主要体现企业经营业绩,个人业绩指标主要体现个人职责履行情况,负责生产经营管理的领导班子成员个人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70%,既分管生产经营管理又负责职能保障工作的不低于50%,仅分管党群、工会及其他保障工作的不高于40%。通过科学设置目标指标,较准确地反应了领导班子成员对企业改革发展的贡献度,为刚性兑现激励约束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考核兑现上,突出强激励、硬约束。将领导班子薪酬与企业经营业绩、个人业绩、综合评价考核结果紧密挂钩,确立了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的薪酬结构,绩效年薪占比不低于基本年薪加绩效年薪之和的60%,竞争性企业不低于70%。根据出资企业功能分类、行业分类、经营业绩考核结果等,研究确定其法定代表人薪酬及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薪酬总额,各出资企业自行研究制定本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薪酬分配机制,在0.6~0.9之间科学划定分配系数,合理拉开薪酬差距。实施了董事会专项奖励基金、吨油工资、岗位风险金等激励约束制度,在新能源公司开展员工持股,正加快探索超额利润分享、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干事创业热情。退出管理上,明确了6类退出情形,可解除契约、终止任期、免去现职,畅通领导人员退出通道,打破身份“铁饭碗”,实现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

在监督管理上,突出既严管、又厚爱。坚持以预防和事前监督为主,建立健全提醒、函询、诫免等制度办法,及早发现和纠正不良行为。建立健全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工作机制,对存在违法违规、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等情况的,严肃追究。率先出台《容错纠错实施办法》,明确了履行职责和改革创新过程中依法依规、无失职渎职、无谋取私利和不正当利益、积极主动挽回损失等7种容错免责情形,正加快完善容错纠错实施细则,探索建立尽职免责清单,进一步营造鼓励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


蜀道集团微信公众号

蜀道集团微信视频号

蜀道集团抖音号

蜀道集团今日头条号

Copyright ©2021 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28-85139812 传真:028-81250178  蜀ICP备2021016147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技术支持

TOP